财产保全分为哪两种
时间:2024-08-08
财产保全分为哪两种
财产保全,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,为防止当事人(主要是指被告)转移、隐匿、变卖财产,损害他人合法权益,而依法采取的限制或者禁止当事人处分特定财产的强制措施。
财产保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胜诉当事人能够获得实际的赔偿,防止胜诉判决成为一纸空文。根据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财产保全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:
诉讼保全,是指利害关系人在起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,为防止当事人转移、隐匿、变卖财产,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制度。
根据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等相关规定,申请诉讼保全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:
需有明确的申请人。可以申请诉讼保全的主体包括:1)案外人;2)将来可能成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;3)已经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案件的当事人。 需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依据。申请人必须提出具体的保全请求,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、隐匿、变卖财产的可能性,以及不采取保全措施会给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。 需提供担保。为防止申请人滥用诉讼保全制度,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,法律规定,申请诉讼保全的,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。担保的形式包括现金、银行保函、抵押、质押等。如果申请人不能提供担保,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。根据申请的时间不同,诉讼保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:
诉前保全。诉前保全,是指利害关系人为防止其合法权益受到即将发生的损害,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申请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制度。诉前保全必须在起诉后三十日内申请,否则人民法院将解除保全。 诉讼保全。诉中保全,是指利害关系人在已经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情况下,为防止案件审理过程中财产被转移、隐匿、变卖,而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的制度。诉讼以外的保全,是指在没有提起诉讼的情况下,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,由利害关系人或有关组织申请,人民法院依法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制度。
根据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等相关规定,诉讼以外的保全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:
需要立即保全的案件。例如,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正在转移财产,而此时如果先提起诉讼,则很可能无法追回财产,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在这种情况下,债权人可以申请诉讼以外的保全,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 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。例如,《婚姻法》规定,夫妻一方可以申请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,在分割期间,任何一方不得将财产进行处分。如果一方违反规定,另一方可以申请诉讼以外的保全,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根据申请人的不同,诉讼以外的保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:
当事人申请的保全。例如,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,承运人依法对货物享有留置权。如果承运人发现托运人有转移、隐匿、变卖货物,损害其留置权的可能,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货物进行诉讼以外的保全。 利害关系人申请的保全。例如,根据《担保法》的规定,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,如果债务人拒绝提供反担保,导致保证人的债权难以实现的,保证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。诉讼保全和诉讼以外的保全,都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防止财产被转移、隐匿、变卖而采取的强制措施,但在适用条件、申请主体、审查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:
项目 诉讼保全 诉讼以外的保全 适用条件 需符合“三要件”:明确的申请人、具体的请求和事实依据、提供担保 需符合法律的特别规定 申请主体 利害关系人,包括案外人、将来可能成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、已经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案件的当事人。 法律明确规定的利害关系人或有关组织。 审查程序 相对严格,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,需要进行审查,并在五日内作出裁定。 相对简便,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,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审查,并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。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的重要制度,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在司法实践中,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,选择合适的财产保全方式,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,以确保财产保全制度的正确适用。
相关知识阅读